English

羊肠小道迈大步

1998-12-1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方菲 我有话说

由于专业分工的限制,教育、文艺、民族等各类出版社在开赛前的起跑线上,就已经拉开了距离。按照出版界的说法,有些社是穿好了衬衣出生的,有些社则先天不足,出版道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,行走得十分艰难。

四川民族出版社显然属于后者。它是用藏、彝、汉三种文字出版政治、经济、文教、少儿、美术和古籍等各类图书的综合性出版社。四川是一个少数民族区域广大的省份,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核发的“出版社登记证”中给民族社出书范围核定为“出版藏彝文各类图书,汉文或民族文字的民族问题研究著作,少数民族阅读的汉文图书”。显而易见,要求它出版的多是一些社会效益丰厚,而经济效益薄弱的图书。从一个先天“营养不良”的禾苗成长到今天茁壮的大树,实现了双效的四川民族出版社走过了漫长的艰辛路。

1953年成立的四川民族社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出版社之一,那时,在整个四川还只有人民和民族两家出版社。后来,社与社之间经过了几番离离合合。1984年,民族社重新独立,恢复建制。“那时,我们只有十几套破桌烂椅,20几位人员。”性情爽朗的白明轩副社长是一个彝族人,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这样说。起初,国家每年拿10万元补贴社里少数民族教材、20万元补贴社会民族类图书,共30万元,尽管后来总额增加到60万元,仍似杯水车薪,因为出版社每年单就少数民族教材的出版发行就亏损200至300万元。

怎么办?

“我们无论怎么苦熬苦撑,工作人员的待遇无论有多差,都要把少数民族图书出好。”白副社长说,“尤其是娃娃们上学用的课本,不管是卖几十套还是几百套,都要按时出版,不能出任何差错,纸张印装质量一定要保证。”

“也许是我们的行动感动了上级有关部门吧,在多方努力下,主管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政策支持,为我们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。”白副社长满脸欣慰地说。由于出版藏彝文中小学全套教材,每年需巨额资金投入,国家教育行政部门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,批准社里出版一套汉文教辅读物。四川民族社以此为契机,经过近十年的奋斗,不仅满足了中小学教材每年品种的递增,保证了课前到书,而且还挤出了一些资金出版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图书:《彝文典籍目录》(贵州卷)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;《苗族史》和《彝族文学史》均获中国图书奖;获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的有《凉山畜牧科普丛书》、《彝文典籍目录》(贵州卷)、《中华通史典》。《藏汉佛学词典》、《智者入门》、《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史》、《凉山彝族民间工艺》、《土家族风情录》等等也获得了奖项。出版社在市场上有了一块立足之地。

目前,四川民族出版社年出书量逾600种,1000万册,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,1995、1997年连续获得新闻出版署“良好出版社”称号。1998年又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。

谈到对民族出版业未来发展的看法,白副社长和编辑们呼吁多渠道办民族出版,呼唤各部门、企业、社会力量、境外海外仁人志士来合作、帮助,对特殊语种应当有类似“希望工程”的支持。四川的彝文化、羌文化目前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。同时,把汉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介绍到民族地区,找一些适合民族地区群众需要的选题,也是出版资源再开发的过程。这种双向交流,可以成为促进民族出版业发展的动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